赵方敏:情系信访终不悔 甘洒热血写春秋 |
||||
|
||||
赵方敏,现任济南市钢城区区委办公室副主任、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、区信访局局长。担任信访局长17年来,他把信访当事业,将责任扛肩上,信念握在手里,群众装在心中,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基层信访干部的责任与担当。17年来,他亲自接待群众来访6万余人次,化解处理各类信访案件和矛盾纠纷9000余起,向党委、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近200条,先后获得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、中央文明办“中国好人”、全省信访工作先进个人、济南市“出彩型好干部”、全国信访系统优秀信访局长等荣誉称号。 心系群众,春风化雨暖万家 时间拨回到2005年3月,赵方敏上任钢城区信访局局长伊始,正值辖区内省驻地企业莱钢集团大规模扩建之际,征地、拆迁、补偿等方面的矛盾纠纷集中显现,信访形势严峻。为从根本上推动信访问题解决,切实有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安定,他认真思考,深入周边20多个村居实地调研并撰写《关于莱钢周边群众上访的原因与建议》,向党委政府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。同时,他主动作为,亲自负责3个信访形势最严重的村居,驻在村里与群众促膝谈心,耐心细致讲解政策,积极帮助群众联系租赁房屋、筹措租赁费用等,以亲情化的工作赢得当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,短短1个月内,搬迁企业60余家,整体搬迁村居2个,拆迁安置居民1500余户,按时完成拆迁任务,做到了群众、企业、政府三满意。 人无难处不上访。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赵方敏深知基层百姓的苦与难,在接待来访群众时,他始终坚持把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,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从群众的立场和角度出发。2012年,辖区居民和某与孟某的儿子在一起交通事故中身亡,尽管肇事者于当年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,并判处应分别给予两个受害人家庭40万元左右的经济赔偿,但由于其家庭困难,无力赔偿,和、孟两人四处索赔无果后,只能到各级信访部门反映情况。尽管两人反映的诉求属于涉法涉诉问题,但了解到信访人家庭十分困难后,赵方敏却把事情揽了下来,他多次联系区法院、属事街道与当事人沟通做工作,协调赔偿金额。因为短期拿不到赔偿款,信访人多次挖苦数落赵方敏,同事朋友也埋怨起初就该坚持“诉访分离”的原则,不该大包大揽。面对群众的数落和质疑,赵方敏一方面耐心疏导情绪,另一方面在了解到肇事方现实困难后,又积极向领导汇报,提出为信访人争取信访救助资金,暂替肇事方筹集赔偿款,先行解决信访人眼前的困难的建议。经过半年的不懈努力,在赵方敏的多方斡旋下,两名信访群众最终如愿拿到了赔偿金,一起多年来悬而未决的疑难复杂信访案件得到了妥善解决。 一身正气,情法交融解心结 善于解决难题,敢于动真碰硬是赵方敏鲜明的工作特点。对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弱势群众,只要不违反法律政策,他都会据理力争,与有关部门协调沟通,与开发商“对话谈判”,倾其全力帮助群众解决问题。2015年底,200多名四川籍民工到区里走访,并围堵了区政府大门,要求政府帮助讨要工资,讨回公道。了解到事件起因是包工头不想支付民工工资,携款路跑后,赵方敏迅速行动,立即通知城建、人社、房管、公安等部门联合接访,研究解决办法。鉴于包工头下落不明,且性质恶劣,涉嫌犯罪,他建议由公安机关对该包工头进行追逃,并连夜设法联系到了发包企业的老板,就民工工资问题和他协商交涉。为了维护农民工利益,推动问题尽快解决,赵方敏义正辞严,据理力争,动之以情、晓之以理,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,最终促使民工和企业老板的意见达成一致,使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,民工们高兴地踏上了返乡过年的路途。问题处理完毕后,已经是第二天上午9点,忙了一夜的赵方敏却还没有吃上一口饭。 “不为群众做主,枉当信访干部。”这是赵方敏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2021年4月,章丘籍民工韩某某来区走访,反映2019年12月在莱钢某分包工程作业时被掉落的钢板砸伤头部,导致颅脑损伤、鼻梁骨折,一年多来在莱钢医院治疗已经倾尽所有,后续康复治疗费用四处索赔无果,没有着落,要求政府主持公道。赵方敏接访后,先后10多次深入事发现场调查了解情况,苦口婆心地反复劝说项目总包方和各承包方积极承担责任。经艰苦协调,三家涉事公司最终就赔偿事宜达成了一致。2021年5月,赵方敏亲自将27万元的工伤赔偿金送到韩某某手中,信访人感动得泪水横流。像这种奔波操劳为信访群众争取合法利益的案例,在赵方敏17年的信访生涯中,数不胜数。 甘于奉献,守正创新铸辉煌 信访问题千变万化,没有固定的处理模式。如何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,这是赵方敏长期思考的问题。面对信访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、新问题,他善于学习研究,精准把握规律,以创新破解信访难题,以创新提升工作水平。他积极向区委、区政府建议,争取专项资金建设区人民来信来访接待中心,完善接访设施,规范接访流程,为来访群众提供了温暖舒适的服务环境。他致力于工作机制创新,推行信访风险评估机制,健全区、街道、村三级信访工作网络,完善排查、调处、包案、奖惩四项制度,实现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、事中化解。他致力于方式方法创新,实行“三步工作法”“关口前移、综合施治”等办法,推动一大批土地征用、拆迁安置、涉法涉诉涉军等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解决。 “情系信访终不悔,甘洒热血写春秋”。担任信访局长17年来,面对单位人员少、工作任务重、工作要求高的实际,赵方敏一直带头站在接访最前沿。为了心中那份真挚的为民情怀,他始终淡泊名利、甘为人梯,主动坚守信访工作岗位,三次把提拔重用的机会让给别人。当身边曾经的同事、下属纷纷走上更高的领导岗位,他却坚守在信访岗位上辛勤耕耘,默默奉献。用他妻子的话说,他是一个“靠不上”的人,一天到晚为了信访群众的事情“两眼一睁忙到熄灯”,家中老人孩子、里里外外全靠妻子一个人照顾。面对家人的埋怨,赵方敏常说:“咱干信访,就得为群众办实事,为上访人跑腿说话。”自己的妻子在家待业,而他却“以私谋公”千方百计为信访群众找工作、谋职业;亲戚找他办点事,他底气不足,而困难群众找他办事,他却理直气壮…… 17年来,赵方敏始终秉持“亲力亲为、处事果断、敢于负责、任劳任怨”的工作作风,带出了一支吃苦能干的信访干部队伍,创造出了一流的工作业绩:钢城区连续八年实现了“三无”区目标,连续十年未发生有影响的重大信访问题,在市对区信访工作综合考评中连年被评为“优秀”等次。2017年、2020年钢城区信访局连续两届被省委省政府评为“山东省信访工作先进集体”……在新征程上,他将带领全区信访干部,永葆初心,牢记使命,在“为民解难、为党分忧”的光辉事业上继续铸造新的辉煌! |